發布時間:2022-07-04點擊數:
7月4日,廣州酒家集團與大連工業大學、深圳大學舉行預制菜(產學研)戰略合作框架簽訂協議。與會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在簽訂會上對廣東本土企業的預制菜產業發展之路建言獻策,助推粵式預制菜產業再升級。
協議簽訂儀式現場 受訪者供圖
廣州酒家集團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趙利平表示:“與高校和專家合作的目的是解決預制菜生產、研發、銷售上的痛點和難點。比如,如何開發多元化口味,不局限于單一口味產品;如何提升保鮮技術,最大程度保持食物營養價值和口感?這些問題都需要企業主動接觸專家學者、高校,集思廣益解決。”
有數據顯示,2021年,預制菜產業規模約有3400億元,2023年,預制菜產業規模預計將達5100億元,預制菜成為異軍突起的產業。中國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學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中國食品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朱蓓薇認為,預制菜產業的發展滿足了目前多樣化消費模式的改變。
本土知名粵菜餐飲企業如何在粵式預制菜的傳承與創新下功夫?朱蓓薇認為,企業可以從保真、標準、定位、責任四個方面發力。
朱蓓薇表示:“在保真方面,廣州酒家可以發揮粵菜廚師的大師技藝優勢,挖掘傳統烹飪技法,建立標準化的生產數據,推動生產的工業化、智能化和信息化;在行業標準方面,遵循原料使用標準,品質把控、輸送溫度等需要制定標準化措施。”
預制菜涉及主食、菜品、湯類燉品等多種產品類別,朱蓓薇認為:“企業需要找準定位,除了深耕現有的主力產品,還要打造產品特色,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定位,比如,廣東人喝湯講究食療價值;女性喜歡健康、不油膩的菜品。”此外,粵菜博大精深,傳承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朱蓓薇建議:“企業需要開發適合中國人體質的膳食菜品,肩負科普、推廣健康營養膳食的義務和責任。”
琳瑯滿目的預制菜產品 馬思泳 攝
本土餐飲企業如何發揮競爭優勢,解決粵式預制菜生產面臨的難點?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張名位博士認為:“廣東雖然不是原料大省,但是消費大省,企業在生產預制菜產品時需要突出嶺南飲食文化和消費特色,令消費者愿意‘埋單’。其次,廣東有三大菜系,即廣府菜、潮菜、客家菜,企業在開發預制菜產品時需要結合廣東三大菜系的各自特點。此外,企業可以嘗試與農業對接,與農村定點合作,在食材原料種植、供應、加工等方面深化合作,助推鄉村振興。”
隨著餐飲產品多元化更迭,消費者除了追求產品美味,還看重產品是否與生活場景相匹配。趙利平在走訪和調研時發現,不同消費群體對產品的適用場景有不同要求,“例如,消費者在節日團聚時傾向選擇盆菜,在戶外則傾向選擇方便快捷的自熱飯”。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陳玉霞
校對 | 彭繼業